第076章 入寺庙静养天年(1 / 1)

加入书签

第076章入寺庙静养天年

时光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年。三年后的天子殿,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天子殿的大小殿堂,如今都已经面目一新。远远看去,气宇轩昂,光芒四射。只要人一踏进庙堂,便感觉到梵音袅袅,鸟语花香,清爽宜人。那各路神仙,都已重塑金身。他们也就重开了笑颜。

而天子殿下,元盘山麓,下坝开阔地上的黄长老墓地里,更是变成了利川县一处难得的人文景观。那崇霄、月明、风清三塔,均为七级白塔。呈三角形状排列,相向而视。精心护卫着长眠于此的黄长老。黄长老墓地周围,经过能工巧匠们精心雕琢的石狮石虎,石人石马,错落有致的安放于此,看上去栩栩如生。在崇霄、月明、风清三塔的塔基旁,高低不一,大小不等的众多碑林上,镌刻着唐诗宋词,古今铭文,佛教经典,二十四孝,古今增广。三座宝塔的高耸塔尖,鹤立鸡群般的,挺立在那苍松翠柏之上,向远近的人们昭示着:你们都应该来这里看看,这里,或许有一片,你不知道的天地。你来到这里领略一番之后,极有可能翻然悔悟。由此,便有了越来越多的远近客人,带着香蜡纸烛,慕名而至。先自到黄长老墓前,点上那香蜡纸烛,跪拜祈祷一番。之后便去欣赏那些碑林词牌。几个时辰下来,走出那遮天蔽日的苍松翠柏,又看到了元盘山上,那气宇轩昂的天子殿,觉得不上去看看,是否又枉于此行。于是不顾劳顿,顺着那蜿蜒石梯,爬上天子殿去。另一番景色,又将那些游人,吸引得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这也是天子殿再次复兴,香火鼎盛的黄金时期。大清朝初叶的太平盛世景象,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偏远土苗山寨,也由此显现出来。

天子殿的这一切变化,它一没有依靠当时的朝廷帮助,二没有向民间百姓派资派款。完全是由百羊镇的大东家符老太爷,一人出钱来完成的。

符家大院的符老太爷,三年前因儿子被管家江印廷害死后,万念俱灰。后来,天子殿的小和尚志远,因去高山采药,不幸夭亡。到地狱报道之后,苦求曾经是自己师父的地狱铁笔判官黄未雄,要求他放自己回转阳世。黄未雄本来在阳世就还有事情未了。结果,黄未雄便将义子志远小和尚,与符老太爷之子符大绅两个人,合二为一,转回阳世。复活后的志远小和尚,虽然还是自己的心和脑,但躯壳却是符大绅的。他带着师父未了之事回来,只向天子殿新任长老乘法师,道明了实情。之后,志远小和尚去到符家大院里,帮助符老太爷复仇雪恨。吓死了偷人养汉的高月桂;赶杀了谋财害命,霸产夺妻的大院管家江印廷;收拾了欺主负恩,贪占便宜的下人祁少楠。当时的符老太爷,只以为是自己的儿子符大绅,大难不死回来了。直到志远小和尚向符老太爷,说明前因后果后,符老太爷才相信,志远小和尚的确不是自己的儿子。但符老太爷,却十分固执的要认志远小和尚,做自己的儿子。志远小和尚百感交集,当着天子殿乘长老和为符家留下根苗的杜孝蓉之面,跪认了符老太爷为义父。当志远小和尚要回天子殿时,符老太爷就将整个大院和所有地产,悉数交给了为符家留下根苗的杜孝蓉。自己则带着无数银两,随着志远小和尚一道,入住到天子殿。三年来,符老太爷只回去过,离天子殿不足五里远的符家大院三次。第一次是发妻的三十年祭日,第二次是儿子的周年忌日,第三次是孙子的五岁生日。每次回符家大院,都是要志远小和尚相陪伴着的。只因为符老太爷,始终以为志远小和尚,就是自己的儿子,便与他形影不离了。

人道是,远离钱财一身轻。几年来,符老太爷将不计其数的金银,交给了天子殿,把偌大房产和土地,交给杜孝蓉后,老人家就越来越活得轻松了起来。每当东方刚露亮光时,他便催促着志远起床。随后一老一少,来到了殿外的院坝里。志远和尚与那些做早课的和尚们一道,做着春秋不停,寒暑不止的必修课。符老太爷则站立一旁,乐呵呵地笑看着。之后,又一道去膳房,吃过早点。待其他和尚去各司其职之后,符老太爷才对志远叫道:“我的儿,我们还是去后园里,做我俩的事情去吧!”

志远小和尚也笑眯眯地答应道:“爹爹,我们这就走吧!”(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