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刘大脚借景吟诗(1 / 2)

加入书签

刘大脚的几句话,让符老太爷听得毛骨悚然。只见符老太爷抖抖颤颤地问刘大脚道:“刘、刘道长是说,我符家必走败运?还请道长明示。”

刘大脚道:“天运如此,人运如此也。回头夜里再为您老细说吧。”

洪三爷对刘大脚说道:“符老太爷诚恳惋留刘道长之意,我想也就是想知道其中详情。我也请你刘道长,有话就对符老太爷直说吧。”他口中虽是这样说,心里却在警告刘大脚:你说话,可千万要有分寸啊。

符老太爷怅然叹息道:“要真是天运如此,那我符某也就无回天之力了。一切随它去吧。只是对不住几代创业的祖宗。这千秋基业,一旦毁于我的手中。到时,我有何脸面,去见我的列祖列宗啊!”

刘大脚微笑着对符老太爷道:“老太爷您请放心好了,您家要败,也是败在您的孙子手上,与您无关的。”

第016章刘大脚借景吟诗

洪三爷他们三人走出门外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

符老太爷走在前面,领着洪三爷和刘大脚,转到了大院的左边。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稻田和旱地,交错在一处。稻田里,秧苗刚插完,亮汤汤的水田里,便有了一条条碧绿的直线。旱地里,土豆正开着花,白的,紫的,红的花朵,一片一片的。三五一群的农人,正在田地里劳作。在距离符家大院约一里地方,有一棵千年古桂树,树冠常年翠绿欲滴,虬枝繁茂。桂树杆上,有崇拜树神的人们,给披上了无数的红布条,微风下,红布飘扬招展。古桂树下,便是那通达川鄂的古盐道。常见一帮帮挑油担盐的力人,齐聚于古桂树下,歇气纳凉,天南地北地神吹。桂树下还有一眼山泉,没人见它干枯过。泉水冬暖夏凉。春夏天热之时,人们在桂树下纳凉歇息,饮上几口那泉水,让人透彻心脾,顿感心旷神怡。更有崇拜树神的人,在跪求树神佑护家人后。走时,总还带回一罐那山泉水,回家让家人喝下,消灾避邪,趋吉降福。

符老太爷指着那棵古桂树,回头对刘道长道:“打我还是娃娃时起,那桂树就是这模样。如今我都七十多岁了,可他仍旧那么枝繁叶茂。”

刘大脚接过话道:“老太爷啊,常言说得好,山中多有千年树,世间难寻百岁人哩。人若与那些参天大树相比,真觉得自己,太渺小,人生太短暂了啊!”

“那我孙子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符老太爷问刘大脚道。

洪三爷也叹息道:“短短几十年人生,真如那白驹跳涧,飞闪即逝了。若能与那古桂树比寿,那一生该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啊!”

三人不约而同,相视一笑。

接着,他们又转到了大院的后边。符老太爷一看见那些枯死的斑竹,眼圈便红了起来。他强忍着,没让泪水流下来,回头对洪三爷说道:“先前刘道长讲了,我家神竹的突然死亡,是与黄未雄的安葬有直接关联的。黄未雄这个老秃驴,我真的不知道在哪地方得罪过他。茂盛了几百年的一林斑竹,一夜之间,就全枯死掉了,这真比死了我的儿子大绅,还要叫人心痛啊!”符老太爷说着说着,浑浊的老泪,终归是再也忍不住,挂到了腮边。

洪三爷劝慰符老太爷道:“老太爷啊,既然灾祸已经过去了,您老也就不要过于悲伤。现在您老年岁也大了,还是要保养好身体才行呢。”

刘大脚看着那一大片枯竹,煞有介事地摇晃着脑袋,口中念念有词地道:“万物皆天生,草木亦含情。风水随人转,去留都有因。可惜啊可惜,此竹乃天降神物,几百年来,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今日一朝枯萎,怎不令人伤心。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家无竹。足见堂前庭院之旁,有常绿翠竹,相生相伴的意义所在。今日老太爷家,竹损人亡,势必影响到家运。依小道看来,老太爷家里,有衰败之兆。此乃定数,定数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