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父子之情(1 / 3)

加入书签

“父皇,儿臣刚刚得到消息,远在乌城的那几万突厥兵已经退去,乌城之围已解。据探子来报,说是突厥后方发生内斗,颉利那老家伙为了平息后方家事,这才无奈退兵。”

“哦,是吗……”

大敌退去,国家安稳。听闻这则消息,李渊脸上的神情一喜,继而有些茫然道:

“乌城之围已解,我多少大唐男儿不必再马革裹尸,元吉也不必再离朕而去了吧?”

李渊的话音飘散在空洞的武德殿内,李世民闻言色变道:

深夜,太极宫武德殿内,正当朱灿师徒被长孙无忌暗中接入长安城后,这里却隐隐飘起了点点烛火。

经历过白天一整天的鲜血洗礼,夜晚的深宫显得异常阴森和凄凉,夏日的夜风从每一个宫殿的缝隙中吹入,让所有人都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偌大的武德殿中,那点点烛火仿佛是死去的幽灵,在努力挣脱、游弋、坠落。

从清晨玄武门之变后,一片大乱的太极宫已经被李世民的强制手段逐渐安抚下来,有了李元吉手上的兵权虎符,他迅速下令从城外调集五千府兵进入宫中,再加上自己手下的数百秦王府将士,足以强势镇压这座刚刚经历惊天巨变的宫廷。旧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均已殒命,李渊在剧痛之余直到很久后才反应过来,而在这一期间,就给了新太子李世民彻底掌握局势的机会。

李渊是在不久前才刚刚醒悟过来的,当他从丧子之痛中逐渐回转过来,他开始发现今日清晨李世民所说的话中有许多漏洞,而这些漏洞直接导致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身为一位父亲乃至于一个皇帝,李渊的心中固然会感到无比惊怒,他明知现在的太极宫已经被李世民所控制,不过抱着那最后一丝怒火和侥幸,却还是将李世民召来了武德殿。而就在这片武德殿后方的一片后院中,便是刚刚死去的李元吉的曾经居住地。

得到李渊的宣召之后,李世民并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来到这里,原本尉迟恭心中不安,还想随行保护,但李世民还是让他停留在殿外,不许妄动。没有人比李世民更加了解李渊,自己的这位父亲年轻时曾俾睨天下,但是越到老来,便越显得优柔寡断,事到如今,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对自己怎样了。

“父皇糊涂,元吉与建成谋逆叛乱,早已被诛,父皇怎可日夜思念一个逆贼!”

“胡说!建成自幼宽容大度,生性柔和,元吉虽有顽劣,但也多有体恤父皇之心,他们二人怎可能谋逆叛乱!朕不信!朕不相信!”

一声大喝,李渊彻底动怒起来,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手指李世民道:

“你,你你!世民你说,今日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建成和元吉会忽然叛乱,这其中一定另有阴谋,朕不相信他们会做此谋逆悖逆之事!”

暗自长吸了一口气,李世民目光笃定道:

此时,黑暗阴森的武德殿中就只有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除了隐约站在门外的尉迟恭外,就连李渊身边的那几位近臣也都没有出现。

一夜之间,年近花甲的李渊变得异常苍老,他独自一人呆呆坐在殿前龙椅上,目光空洞而无神,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斥着一种哀伤落寞的神色。

见到这一幕,站在下方的李世民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就在刚才,他刚刚从宫外的密探口中得到消息。当得知李建成终于还是死去的时候,李世民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不过据长孙无忌传回的具体消息来看,李建成之死颇多曲折,而其中出现的禁卫军显然是代表了李渊的立场。

现在看来,李渊不但对自己产生怀疑,而且很快便会得知建成已死的消息,李世民心中最不愿面对的时刻还是要到来了。

想到此处,李世民心中叹息一声,首先将之前得知的一件事情说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