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晋王胜归旗鼓扬(二)(1 / 2)

加入书签

他因信佛的缘故,一向心地善良,最是见不得别人受苦。是以当年他因年长搬出大兴宫中另开秦王府邸时,宫中侍奉他的旧人都泣涕涟涟,怎样也不肯离弃这位善良的主子。

杨俊只要一想到前些日子横尸遍野的南陈旧城,便是忍不住心如刀绞。当初文帝竟让他亲赴战场,也实在是让他比死了还难受。即便此刻有二位亲如手足的兄弟陪同,也仍是闷闷不乐。

兄弟三人各有想法,还未来得及一一说明,独孤皇后的目光却已冷冷射来:“今日我大隋大胜而归,你们兄弟三人不向功臣道贺也就罢了,怎地还一个个都愁着一张脸?难道不高兴么?”

宫中只有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五位皇子,且均为独孤皇后一母所生,然而独孤皇后对他们的态度却有着千差万别。

杨广文韬武略,聪慧机智,孝顺帝后,善待妻儿,自是最得独孤皇后的欢心。

“四弟,说真的,你别取笑你三哥。你现在觉得无所谓,那是因为你还没上过战场,没见过横尸遍野是什么模样…唉,”说罢杨俊撂了筷子,目中尽数流露出悲悯之色,连连摆手道:“想起来,连吃饭都吃不下去。”

杨秀很是不屑,皱了一皱粗犷的眉头,讥讽道:“行军作战么,哪有不死人的?难不成靠些酸腐书生,讲些什么大道理,便能平定天下了么?”

杨勇已适时地凑了过来,见杨秀这般竟这般看轻人命,无奈叹气道:“四弟,治国之道,并不是只靠武力的。《孙子兵法》谋攻第三篇第二段,是如何讲的?”

虽然杨勇并不如杨广那般骁勇善战,但杨秀对于这个一直照顾自己的大哥心中很是尊敬,所以杨勇说的话,杨秀皆会虚心听教。听得这话,原本一个魁梧的汉子不禁羞得面红耳赤:“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杨勇点了点头,道:“四弟虽然不喜诗书,孙子兵法倒是读的熟。不战而胜,才是强国之根本。只要动用了武力,便均不是强国的上策。”

即便此时杨秀也认为杨勇说得有几分道理,可脑中多年的观念怎可一时改变?心中犹自不服,喃喃道:“大哥这话的意思,仿佛是一些纸上谈兵之人便可治国,不需身强力壮的将士了。”

杨勇无奈一笑,摇一摇头:“四弟,治国之道,可不仅仅是行军打仗之事。不过你说的倒也不错,若要治国确实需要身强力壮、又有谋略的将军武士。”

杨秀虽身强体壮,今年又新娶了正妃长孙氏,可从性子说来,也不过是个年纪轻轻的孩子而已。何况他自小便不像杨勇那般喜爱读书,只习武成痴,自然也并不识得过多的大道理,故而杨勇的大道理他也只听得一知半解。

杨勇知杨秀虽脾气暴躁,可却也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只是年龄尚小,并不过分明白是非罢了。所以也不强求,转而向秦王杨俊道:“三弟,无论如何,你倒也是不负圣谕,又平安归来了。此刻阖宫欢庆,怎么也不该哭丧着脸。”

杨俊面容微微发颤,只苦笑地摇晃着手中的金樽杯:“是啊,是啊,平安归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