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改元登基(2 / 3)

加入书签

三公虽依然为最高等级,却无实权,选德高望重的当世宿老担任,可参议朝政,分别为司徒杨彪、司空张昭、太尉蒯越。

以荀彧为中书令,诸葛亮为尚书令,法正、徐庶、鲁肃为侍中,取消丞相之职。

六部尚书总管政事,吏部尚书伊籍、户部顾雍、礼部尚书向朗、兵部尚书费祎、刑部尚书刘巴、工部尚书张纮。

另有禁军、大理寺、御史等皇宫百官数十人,均由荀彧等人举荐选拔,各州郡刺史官员暂不做变动。

武将以关羽为大将军、定国公,统管三军,周瑜为卫将军、平国公,张飞为车骑将军、安国公,黄忠为骠骑将军、护国公,赵云为右骁卫大将军、宁国公,魏延为左骁卫大将军、英国公。

礼成之后,有司再次燔燎告天,祭告群神及历代帝王,设太庙于洛阳,改元章武,既是向光武帝致敬,也算是给刘备一个交代。

登基大典足足折腾了一个时辰,刘琦才宣读,谥父刘表为昭文皇帝,夫人习氏为皇后,长子刘能为皇太子。

说实话,刘琦对这个太子之名大为不满,但奈何是刘表所起,大概是觉得先前儿子太过无能,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除此之外,封弟刘琮为文献王,负责收纳百家之言,校订天下经典部集,刊定《炎汉大典》,随着印刷术日趋成熟,刘琦想尽早把这些史料典籍保存下来,后世遗失太多,实在令人惋惜。

一直镇守益州的刘磐封蜀王,整个西南地区,刘琦要的不仅是安定,急需开拓发展。

这些都是当年辅佐刘琦崛起的功勋之臣,功勋卓著,在军中威望极高,特封公爵,虽有些出人意料,却无人不服。

又封刘协为中山王,但刘协再三不受,不愿再牵扯权力之事,只好与刘琮相似,封仁济王发扬中华医书,暂居邺城整理皇家医药典籍。

随后刘琦又发出一道令所有人大出意料的诏书:封因王事没于襄阳的刘备为昭烈公,配享太庙。

众文武错愕之际,又大感刘琦仁德之心,成就大业不忘旧恩,名望又无形中涨了一波。

另因寇封冒死救出天子,保全刘协性命,赐姓为刘,封威侯、龙骧将军,待北征后统管羽林军,镇守长安。

随着刘琦不断推行新政,结合历朝官员制度,三省六部制已经趋于完善,不等陈群献策,又将官员定为九品至一品,分别按不同的朝服、颜色区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