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旗营(1 / 3)

加入书签

四个旗人就在桌边坐来四个粗瓷大碗,斟了酒,铺了菜,这聚餐才算正式开始。

酒是最劣地地瓜烧。菜也最普通地油豆干连筷子都没有。不是用手抓菜。就是用旗人藏在袖子里地那种俗称“插子”地匕首叼菜。

办法啊。成都光复之后。军zheng fu立即停发了旗饷苦旗人地生活顿时没了着落。便是那些稍富裕地旗人这几ri来也是愁眉苦脸。不知今后地生活出路在哪里。

虽说自从庚子之后旗饷地发放就变得十分吝啬廷行新政后。这旗饷更是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有一拨没一拨地。可是这到底也是旗人地“铁杆庄稼”。好歹那也是银子、铜钱!如果没有欠债着这些旗饷一天喝上两碗稀粥还是勉强对付得过去地。若是有个别地开销。那就得另想办法了。

搁在过去。旗人讨外快地门路可不少。不说别地。那些个小茶馆要想避免被袍哥、会党勒索得向旗人上供。有旗人大爷罩着常痞子还真就不敢再去茶馆里捣乱了。而且旗人大爷们下茶馆也就不必自掏腰包了ri子过得虽然比不上京城里地旗人。可在这成都城里人那也是高人一等地存在。

第204章旗营

ri的余辉下,成都笼罩在一片昏黄的光芒中。

由于共和军的宵禁令尚未解除,天一黑下来后,城门关闭,城里城外的交通断绝,街上也不许人随便夜行,所以,这天还没黑下来,进城赶集的小商小贩就急着收摊往城外撤了,城里的大街小巷上是车水马龙,行人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城里的大小茶馆也在抓紧这天黑前的最后时间算帐、关门,一些住在远处的伙计也提前放了工,急急忙忙往回赶。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酒铺的小伙计提着篓酒行se匆匆,穿过僻静的几条小巷,走过成都将军衙门后门,径直进了旗营,在一间破破烂烂的瓦房前停下,敲开了房门。

可是现在不行了。自从光复之后。那些拜了旗人大爷做“干爹”、“干舅”地茶馆掌柜们立刻翻脸不认人了。不仅不再向旗营上供。就连这些旗人“干爹”、“干舅”再去茶馆里喝茶。那也得一盏茶计一回帐了。就连賖帐也不许!

开门的是个旗人汉子,二十多岁模样,后头还有一人,也是旗人打扮,看见那伙计手里的酒篓,二话不说,一把抢过,顺手递了一串铜钱过去,然后又将那房门“砰”的关上。

那伙计站在门,一边数着铜钱,一边侧耳倾听屋里的动静,但听了半天什么也没听见,于是啐了一口,扭头去了。

等伙计走远了,站在门后两个旗人汉子才提着酒篓一前一后进了里屋,将酒篓最上边的一包油豆干拿出,再将底下的酒坛捧出,都放在了屋中间的一张方桌上。

那桌边早就着另外两个旗人汉子,一见酒坛,那紧锁的眉头立刻舒展开来。

这两个旗人都是头戴凉帽,一顶珊瑚珠子,一顶是玳瑁珠子,这放在以前那就是旗营里的军官,那两个开门接酒坛的旗人打扮却与他们不一样,不仅没戴帽子,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烂烂,只有那脚上的快靴可以看出两人以前的身份,他们都是戈什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