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清廷密使(1 / 3)

加入书签

次到武汉办差。禄是奉了密旨的但由于他一向守口如瓶。此次武汉之行到底所为何。即使是同行的那几个旗人也都不太清楚。

其实继禄到武汉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办法与共和军总司令赵北会取他的信任。然,想办法说服他支持君主立宪。

为了收买赵总司令。就封他为“鄂王”。比照明代南沐氏前例。由他赵氏一族世镇湖北。王爵世袭罔替。

对于此次武汉之行。继禄根本没有信心。但朝廷密旨下来。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带着几个可靠的司员。带上财宝美女。连夜离京南下。乘火车直抵汉口。然后拿着庆亲王奕的亲笔信。先去武昌拜见了湖北议院议长黎元洪。

黎元洪与奕是旧识。当年他所以当上协统。全靠奕的“庆那公司”帮忙。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奕是黎元洪的“伯乐”。

1908远东狂人第122章清廷密使

辆漂亮的四轮马车的碾过那坑坑洼洼的街道。剧簸将车里的乘客颠的东倒西|。虽然这种觉与京城的街没什么两样。但乘客们还是透过车窗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祥子。力巴们在那路中间修的是啥玩意?”一个乘客好奇的向坐在对面的饶汉祥询问。

“那不是力巴。那是筑路工人。修的是交通岗亭。那上头的站着交通警察。指挥交通。手拿两面旗。一红一绿。绿的通过。红的止步。谁敢违反。当场扣下。这也是赵总司令办的新政之一。以后还要修马路。开电车。几位若是再来武汉。或许就不必坐马车了。”饶汉祥陪着笑说道。

“那要是咱们走路呢?那交通警察管不管?”那人又问。

奕1--一次与赵北的会面。但不保证总司令一定会接见继禄。

继禄在汉口旅馆住了几日。直到今日。黎元洪才传来消息。让他们今日|之后去拜见总令。但黎元没有亲自来。而是派了他的文案师爷饶汉祥陪同。一行人从汉口跑到汉阳。乘了辆总司令派来的马车。直奔由汉阳县衙改建而成的军政府招待所。

这一路之上。继禄一直沉默不语。思考着如何说服赵北赞同君主立宪。所以。对于那几位没见识的随员也没加干涉。任由他们问东问西。其实作为内务府大臣。继禄在天津坐过袁世凯买回国内的电车。甚至在府中装了部电话。清末的新政不仅仅是花架子。也有些实际成就的。只可惜是表面工夫。仅只能点缀一下而已。丝毫不能使这个气息的王朝起死回生。反倒让百姓眼界更为开阔。更不安分了。

“那他就管不着。但不许乱穿马路。尤其是街口。的走斑马线。”饶汉祥回答。

“何斑马线”'”

“这个……现在汉阳修马路。还没画呢。其实就是画在的上的白线。跟斑马的纹路差不多。故此名……别问我什么是斑马。我也没见过。”饶汉祥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没办法。这几位京城来的旗人大爷未免太没见识了点。不过这似乎怪不到他们头上。毕竟。这个时代见过斑马线的中国人确实没几个。其实不要说斑马线。便是见过电车的人也没多少。也就租里有这种交通工具再就是津城里有。那还是袁世凯前几年办新政的时候跟洋人学的。这个电车武汉就没有。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城市有电车。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天津。

所以。现在武汉公共交通事业主要靠马车支撑。

这辆马车的这几位乘客除了饶汉祥之外都是清一色的旗人。为首的叫继禄。是清廷内务府次席大臣。剩下几位也都是内务府的司员。有清一代。内务府总管宫事务。诸如祭礼财务刑狱警卫等等。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管家。虽然是肥缺。但因事关重大。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缺的内务府首大臣和次席大臣通常都由皇室近支旗人担任都是皇室可以信赖的人。一些不方便交给外臣去办的差事就的着落在他们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