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江东易主(3)(3 / 3)

加入书签

“先王曾有遗言,要时刻保持和燕国的友好,之前和燕国签订的一些贸易契约,都要维持原状。南船北马,吴国的造船工艺也不差,可是缺少的是眼界,上一次燕国大船驶进曲阿的时候,沿江的渔民都震惊了,他们可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船。臣以为,当派遣工匠到燕国学习造船技术。”

“南人向北人学习造船技术?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少主,难道你还不明白吗?燕王高飞绝非等闲之辈,他的一些想法和我们完全不同,铁浮图横扫中原,如今燕军的海船又如此雄伟,加上一些施政方针,都值得我军学习。”

孙策想了想,也觉得确实有道理,他还从燕国带回来了信鸽和连弩呢,燕军正因为有这种看似很小的东西,才增加了他们的实力。他点了点头,问道:“那你认为,当派何人为使,出使燕国呢?”

“非周公瑾莫属!”吕范回答道。

吕范很从容地笑了笑,他和孙策算是好友,又和周瑜交厚,所以他的话,孙策一般还是能够听得进去的,而且他也是据理力争,以吴国的现状出发,这才成功说服了孙策。

孙策祭拜了一番自己父亲、母亲,之后便携带群臣、诸王室回建邺了。

路上,孙策单独将吕范叫道了身边,问道:“子衡,今天若不是你的话,我肯定会头脑一热,率军就冲出去了,估计谁也遮拦不住我。真是太谢谢你了。”

“少主说的哪里话,臣跟随少主,就是要为少主着想,如今吴国利弊就摆在少主眼前,就算臣不说,少主俄而也会弄清楚的。”

吕范是汝南细阳人,黄巾之乱时,随父迁徙到了扬州寿春避乱,孙策率领策瑜军攻打寿春的时候,吕范便带着一百多食客归附了孙策,虽然没能加入策瑜军,但是没有挡住他和孙策的友情。而且吕范很会察言观色,也很会说话,所以深得孙策的信赖。

“公瑾?哈哈哈……确实非他莫属,他可是燕国的郡马,以他为使到燕国,万事都会变得相对轻松起来。”

“子衡,以你之见,如果我军要建立一支真正的水军,当如何是好?”孙策想了一会儿,缓缓地问道。

“以臣之见,当效法燕国。”

“燕国?”孙策听到这个名字就很头疼,他一回到国家,就知道了之前的事情,也见到了阚泽,搞明白了孙坚出兵的真相。刘备绝对不会引火烧身的,那传给孙坚他的死讯的人,必然就是高飞。所以,他的心里也埋着一团火。只不过因为燕军强大,一直没有发泄出来,准备卧薪尝胆,徐徐图之。

“少主还在为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吗?军师张纮已经将事情解释的一清二楚,先王出兵,并非因少主死因,而是确实看中了楚军空虚的机会……”吕范后面的就不再说了,怕引起孙策的反感,直接跳了过去,继续说道,“燕国的大船想必少主也曾经见过,那么大的船,绝非荆州水军能比。虽然那船是海船,只适合在海中游走,但是燕国既然能够造出那么大的海船,就一定能够造出其他各种各样的船只,也说明燕国的造船工艺一点都不比南方的人差。”

“你的意思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