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扩军固疆土(2 / 3)

加入书签

王心武亦接到刘统勋回书,得知只得七百万两饷银,且军粮供给靠自创,有些失望。但毕竟还是解决了多出来二十万兵马一半的军饷。故亦无甚抱怨。只是还差三百万两该如何解决?这也急坏了王心武。

郑淑静见王心武愁容不展,忙关心道:“若是为这三百万两饷银之事犯愁,且先让额赤格变卖田产。”

王心武摇头道:“格格,纵使将王爷家田产悉数变卖,距离三百万两也只是杯水车薪。且不慌,待我再好好想想。”,

“王兄弟,不用再想了。咱老李身为闽浙总督,岂可让你独自一人承受如此压力?这是老李我的一点棺材本,二十万两白银,先给老弟凑个数。”李卫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于王心武家中。

王心武知道李卫较为清廉。雍正所赐金银之物虽有,但不会很多,加之那一年三百石之俸禄与一些微薄田产,筹集到二十万两白银实属不易,一时感激之甚,虎目中竟流出热泪来。

王心武倒也不十分责怪,连声“罢了!”,遂展信来看。却见得信上字迹工整、漂亮,非一书香子弟手写不可。再看信之内容,却与张泽旺所言不差。在信之最末,弘昼还提及“私增兵马,却有图谋不轨之嫌。请将军以守护台湾及福建两地,加之抵御倭寇为由,向皇上重新上本,必能准将军所请。”

,

弘昼的建议倒是提醒了王心武。王心武遂挥笔再写一道奏折,并让jing细之人入京城,务必由新任之首辅大臣刘统勋代为上呈。

这里特别提到的刘统勋,亦非他人,乃乾隆帝时名相刘墉之父。由山东布政使直接擢升上来,实属不易。且此人又与荣亲王交情深厚,故王心武却是有意此人,促成增加军饷一事。

再说奏折亦在一月内送至刘统勋这里。毕竟是雍正新近最为信任之汉臣,故能与大殿之上向雍正上本。

雍正接到刘统勋递上来之奏折,看后大喜道:“好一个王心武,果然只有他能做世间难成之事。在福建及台湾竟能实现荒地变军垦,解决两地粮食问题。倭寇岂敢在此门户嚣张?现如今有天朝兵勇三十万,壮哉!本来困扰朕多时的军饷问题,现在朕也已设法筹到。且将一千万两饷银即刻发往至福建。”

弘历又上前道:“皇阿玛,儿臣仍以为不妥。如今安徽、河南频发水灾。赈灾之银尚难筹措,岂可再倾国库之银?依儿臣之见,以朝廷戍兵之例,福建只可保留兵马十万,因为防倭寇侵扰,加强海上防务,可再容两万兵马编制。一共凑足饷银四百万两足矣。况因福建重铸炮台,再造军舰,又已得银一千两百万两,若再拨千万两白银,其他各省官员如何交代?”,

刘统勋本yu为王心武之奏折说上两句,但因又与弘历私下交情匪浅,故yu言又止。

雍正洞察秋毫,早已看在眼中,稍稍思虑片刻,然后道:“弘历之言亦非无甚道理。福建防务要紧,而其他省也应无差别对待。朕想到折中之法。且按二十万兵马编制发饷,剩余十万军勇之饷银就待王心武自己解决了。至于军饷嘛!因为国中并不宽裕,福建、台湾方面也可利用军垦,自行解决。”

众臣无人再言,连同弘历在内亦不好再说什么。唯有依雍正之命,着户部尚书从国库内拨银七百万两送往福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