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被明清反动势力联合扼杀的议和(2 / 4)

加入书签

在奏疏的后尾,马绍愉特意的加上了一句。“此间昼夜但闻炮声不绝,皆是往广宁轰击。臣愚钝,恳请陛下早作圣裁。”

慎而又慎的将密奏包裹好,用火漆密封,个别地方还按照与陈新甲的约定做了暗记。完成了这些工作,马绍愉这才放心的将文书交给心腹命他往宁远去。

为了路上安全,范文程还特意派了十个骑兵沿途护送。

但是,他们千算万算,却忘记了,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利益。有一个团体或是势力叫既得利益集团。

皇帝命人与明国使臣议和之事,在辽贼高层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更有许多人连详细条款都一清二楚。

同马绍愉几乎没有拿出谈判条件不同。范文程和鲍承先、满达尔汉、刚林等人可是胸有成竹。拿出了一整套的谈判条件。

除了我们之前看到过的那些之外,更加具体到了黄太吉受封辽王,统领辽沈两卫,以为大明屏藩。同时,辽沈各地仍旧是大明领土,大明依然有辽沈的管辖权。可以向辽沈各地定期派出文官担任各地的官员。大清军队也是大明的军队,大明朝廷每年向清军拨付不少于二十万银元和三十万石粮食的粮饷。

为了保证大明的安全,大明皇帝赐辽王黄太吉节钺,以征讨不臣服的蒙古、索伦人、朝鲜、日本等地区。

在边境各处开放榷场,双方除朝贡贸易规定的贸易之外,其他一律贸易行为都采取自由的原则,允许各方自由买卖。大明朝廷可按照海关条例派遣人员进驻各地收取各项关税,一切制度与内地相同。

这份议和条款,可是经过黄太吉与范文程等智囊们反复多次推敲而成。对于大明朝来说。可谓是获得了政治上的空前胜利。当然,只是名义上的。辽东反贼们接受了招安,辽沈各处重新回到大明版图之内,朝廷派遣官员治理。

这样的事情,如何能够瞒得过势力膨胀,扩张到了其余各地的多尔衮兄弟?

面子是大明朝获得了,可是里子全都是辽贼们的。从努尔哈赤起兵作乱时开始,他的目标就是效仿俺答汗成为又一个顺义王,获得朝廷封号确认后,开边市贸易。

如果照着这份条件达成议和条款。从名义上,辽东反贼们便是大明朝廷的土司或是藩镇。效仿秦良玉和三娘子等辈。

在议事闲暇,范文程也是意味深长的向马绍愉言道:“辽事和缓,大明朝廷便可调九边之兵入中原荡平流寇,不数年,大明又是四海升平矣!”

有这份功劳在,马绍愉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入阁拜相的那一刻。

但是。眼前的事情却是难办。如此重大的事情,如何能够擅专?只能是命人飞马到宁远,搭乘快船出海往天津去,之后再行往京师面禀陈新甲。请陈大人代为转奏天子定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