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事件(3 / 5)

加入书签

当年秦始皇修筑驰道、修灵渠、修长城、修直道,虽然抵御外敌、沟通南北,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却也是消耗民力极大。

更不要说后世的隋炀帝,开挖了运河,将南方的粮食物产运到了北方,却因此而身死国亡,白白的将一条运河做了别人的嫁衣。

守汉此举,虽然令两广从此不会再有割据的局面,官军人马往来调动便利,钱粮货物运转灵便,又将各处流民、饥民消化,使其不至于成为盗匪为祸四方。但是,这其中的花费之巨大,也是可想而知了。

“李大人,国之干城啊!”

“但是如此一来,花费势必巨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多,也是可想而知。”

伐木厂,采石场,这些都是要花费大量银钱建设。这一手,守汉当年在京城也曾经向各位大佬和皇帝本人提出过,建议朝廷在京畿地区实行以工代赈,修路、挖河、筑城,令那些流民百姓有地方寻觅一口饭吃,免得他们铤而走险。奈何朝中府库空虚,实行了一段时间,只是将通惠河与北运河子牙河海河等河流简单的疏浚了一下,可以让接驳转运海上南漕的船只直接进入朝阳门。至于说道路,算了一下,若是铺成守汉所说的那种烧灰道路,一里路便是要花费至少二百两银子,从泥沽到京师,数百里路便是几十万银子,这简直就是用银子铺就道路,这如何使得?

更有御史寻了个机会弹劾李守汉,告他借机敛财。。

(我冤枉啊!明明我在南中时修路一里路不过数十元,怎么到了京城就变成了二百两银子?)

此事便无疾而终。

不想今曰在广东又见到了这样一幕。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珠三角都掀起了一个大规模建设道路的高潮。加上大量的劳动力聚集,往来不断的车辆,都显示出来了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公公也不必多虑,家父帅早在数年前便在南中大举筑路,以道路平坦便利来应对那些依托山川之险意图负隅顽抗之人。比起平叛剿匪所花费的军饷钱粮来,这种修路架桥所耗费的钱粮不过是九牛一毛。”

今天这顿晚饭,吃得令王德化大开眼界,头一次知道原来剿匪也是可以靠大工程的。平息民间搔乱可以用大兴土木来代替大军进剿!

“这路打算修到何处?”

“公公有所不知,家父帅的意思要将广东、广西之间的官道重新修筑一遍,各处府城、州城、县城之间都要用道路联通。狭窄处拓宽,河流阻断处架设桥梁,每隔五十里便设立驿站一处。”

“嘶嘶。”

似乎是牙疼,王德化不断的吸着冷气。

“这分明是亡国之兆啊!”王德化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