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后更忙了(2 / 6)

加入书签

基本的信息都搞不清楚,还统治呢?统治个锤子!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帝国当前这种自上而下的五级架构——神圣泰拉、宙域、星域、星区、行星,再加上各地方强自治的政治体制,也是无可奈何的。

在这个架构里,独立性最强的,就是行星总督,他们在自己的星球上,几乎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阻止他们这么做的唯一原因,仅仅就只是单一星球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已。

星区首脑是个裱糊匠,略过不讲;

星域元首又是个重量级的。

统治范围太过于庞大了。

都先不说帝国,就联盟这四百个世界,想要全部建立上统一的、由联盟政府管控的集权政府,都是颇有难度的,维系成本大幅度飙升。

要是等哪一天,联盟的控制范围变成了整个东方宙域的四五千个世界呢?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顾航其实也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帝国搞成这个鸟样。

中间三级架构之中,地位最重的就是星域政府。独立性特别高,可以留存帝国税,对于麾下各星区的任命有控制权,可以调配星域内的星界军和海军。

每一个星域政府,都像是个实权地方诸侯。

神圣泰拉可能到如今都没有搞清楚,目前帝国的疆域里,到底有多少个世界是在统治范畴之下的,这个数字每一天都在变动,有新纳入的,有失去的,有叛乱的,有解决叛乱的……

并且,这些变动还并非只是发生在边疆地带。由于星界隧道的特殊性,有时候忽然在某个本来位于腹地的星系,忽然就由于发现了一个新的星界隧道,就变成了前线了。

连具体有多少个帝国世界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是个百万左右的数量级。

军事方面也是一样,帝国勉勉强强可能知道有多少个星界军、帝国海军编制,但这些也都是纸面上的编制,实际情况也是搞不懂的。有权力新编星界军、海军的部门、机构、权贵可太多了,根本没法统计的过来。

连这些都弄不清楚,那就更别说各个世界上的人口情况、产业情况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