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最大隐忧,人走茶凉(3 / 4)

加入书签

点猪食、猪草。修筑围栏的事,可以交给匠作大院,免费为你们营造。”

荒地多,户少,这倒为修小的养殖区带来了便利。

二百户,二百个养殖区,其实占不了多大地方,十亩荒地差不多了,毕竟养殖区不需要追求大,只要牢固便可。

周大、周辉等村民惊讶不已。

县衙竟然给修围栏养殖区,连这都考虑到了?

“见过县太爷。”

众人纷纷起身就要行礼。

顾正臣用手势压了压,含笑道:“大家还是坐着说话吧,用不着行大礼。”

里长与老人不敢坐着了,将位置让了出来。

顾正臣也没坐下,而是站在桌子前面,用温和的目光扫视着众人:“养殖产业,是我提出来的,本意是想让大家吃得饱饭,家有余财余粮,也好在困难年景时不至于活不下去。现在想想,你们的担心并不是没道理。”

顾正臣抬手,止住人群的窃窃私语:“有了养殖区,可以省了你们不少事。都是一个乡里的,来个外人都知道,也不用担心谁偷了你们的猪。还有人说,猪可能会病死,就白白忙碌一场。呵呵,这就需要看你们用心还是不用心了,不过作为句容试点养殖第一村,本官还是为你们想了法子,为你们聘请一个兽医,进驻南周。”

“兽医?”

周喜、周知等人看向顾正臣。

周辉低下头,不敢看顾正臣。

顾正臣拍了拍周辉的肩膀,示意其坐回去:“这段时间里,里长、老人没少张罗这件事,费了不少口舌,你们的想法我大致清楚了。今日大家都在此处,那咱们就一个个梳理清楚,若还有人家不想参与的,绝没有人强求你们,若想参与的,我顾正臣欢迎。”

不强求,这是一个基调。

这句话一出,南周的乡民顿时安心,轻松多了。

顾正臣平和地说:“许多乡民说,养猪费力费人,还不好养。县衙这里给出了一个对策,那就是为南周乡民修一座养殖场,每一户,一片小的养殖区,每一个养殖区,都设围栏。你们每日,最多辛劳一点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