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胡惟庸的陷阱(2 / 4)

加入书签

何况酒精事关明军军士生死、战力,自己一个文官拿着这东西干嘛,主动交出去还能换点好处,藏着掖着,很可能换一张西行单程票。

在完成第二批酒精蒸馏之后,顾正臣便带着东西去了东宫。

东宫守卫都认识顾正臣,也收到

过太子的嘱托,顾正臣求见不得阻拦。只是朱大郎不在东宫,顾正臣直等了一个时辰才等到朱标回来。

朱标见顾正臣久候,颇有些歉意,解释道:“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完成了《大明律》的初稿,父皇审阅之后很是满意,下旨颁行《大明律》。只是因百姓多不识字,加上一些法条晦涩难懂,便找来大理寺卿周祯等人,对律令法条进行直解,以便广民周知。你是句容知县,这《大明律》不可少,孤已经传了话,待雕版印刷后,先送东宫几套,你拿去好好参看。”

顾正臣不在意老朱这一次会

杀几个官员,死一些贪官污吏不是坏事,朝廷既然介入了,饥荒总是会控制住。

真定府距离北平很近,北平又是北方军事重镇,囤积着大量粮食,抽出来补充下真定府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开春之后,从南面再运一批粮食至北平。

蒸馏,这是大事。

顾正臣闲着没事,就待在家中一边蒸馏一边教导沐春、沐晟,对于沐英偷了一坛烈酒的事也不介意。

顾正臣感谢两句之后,转而说:“酒精已完成制备,十坛。”

第二天午时,沐英摇晃着头疼不已的脑袋,不断埋怨:“这酒是好酒,只是为何二日会如此头痛?”

顾正臣也不解释,继续蒸馏,直至三日后,才得到了五坛高浓度酒精。

因为酒精度数不同,酒精密度也不同,顾正臣记得医用酒精密度,经过反复测算比重值,计算出了酒精含量。

虽不敢百分百确定是七十五度,但想来差别有限。

确定下来之后,顾正臣找来酒坛子封了起来,古代的密封技术过关,不需要担心挥发问题。之后的问题就是确定在蒸馏频次,写出来具体的蒸馏办法,给出测算方式,这些东西顾正臣不可能一个人握着,自己是要当官的,不是酿酒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