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局 科技天才(一)(3 / 3)

加入书签

现在就要在科研力量上还相对弱小的曾贻经的发动机研究所,研制十几年后才出现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显然不现实,毕竟曾贻经和他的团队还需要技术积累。而现在研制二战前后研制成功的双排气冷星形发动机,则更适合曾贻经发动机研究所的能力。

双排气冷星形航空发动机对于宋哲武来说可不陌生,前世作为军迷的他,可是仔细研究过,虽然对具体的原理宋哲武不是很清楚,可是结构布局他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为了掩饰自己的另类,宋哲武以探讨的形式,就在航空研究院的会议室里,给曾贻经勾勒出了一份草图。

深蓝向各位书友道歉!最近家人都在和深蓝抢电脑,写作耽误了!可是也没有办法,家人的事情也耽搁不得,再过两个月,深蓝再买一台就好了。不过,最近深蓝一定会努力,尽量不在放鸽子。

(未完待续)

除了高、快、灵、远、强这五字真言外,宋哲武还要求所有飞机都必须要实现全金属结构。

对于宋哲武的“五字真言”,巴玉藻等人不仅没有任何异议,他们同时也非常认同宋哲武要求飞机要做到全金属的标准,他们几人都是世界顶级专家,非常清楚这五个字和全金属结构飞机,绝对是当代飞机发展的正确方向,对宋哲武对飞机发展方向的敏锐感觉都十分佩服。

不过,对于全金属结构飞机,他们觉得暂时有难度,原因有两个:一是全金属结构必然导致飞机空重增加,要实现宋哲武的“五字真言”,就必须要有推力更大的发动机;二是,航空用的金属不是普通的金属材料,它既要尽可能的坚固,又要重量相对要轻。也就是说,全金属结构的飞机,需要强度更高,但重量又相对更轻的新型金属合金。

现在,航空研究院还刚刚可以设计单排的气冷星形发动机,最大功率300kw,功重比低于1kw/dan。而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气冷星形发动机,最大功率已经超过400kw,功重比超过1kw/dan。

比如美国莱特公司和普?惠公司先后发展出来的单排的‘旋风‘和‘飓风‘以及‘黄蜂‘和‘大黄蜂‘发动机。

虽然曾贻经对于设计出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很有信心,可是他也认为,第四路军航空研究院要设计出这样的发动机,最少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有王动给他搞回来的技术资料的帮助,否则,全靠他们自己摸索,时间还要长。

飞机要飞得高、飞得快,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对这宋哲武早有准备。

宋哲武相信,以曾贻经的能力,搞出最先进的单排气冷星形发动机是一定的,甚至他也相信,曾贻经和他的研究人员,最终一定能紧紧跟上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脚步。

可是,宋哲武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以他有限的资源,仅仅搞出同时代的先进发动机来,虽然在飞机的技术水平上不输于苏联和曰本,可在飞机数量上,他却远远赶不上对方。而数量的劣势,至少是短时间内他是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他必须要以质量战胜数量。

因此,宋哲武并不想让曾贻经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跑,这样会永远的落在别人后面,必须要比别人适当的超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