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唱一和(1 / 4)

加入书签

随着西夏和金国被蒙古人灭亡,大宋和蒙古之间短暂的同盟关系破裂,蒙古取代西夏和金国成为大宋朝唯一的敌人,同时也是最大的敌人。

侦缉司平日里侦查的方向也全部专为对蒙古军情的窥探。窥探军情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军事行动服务的。而孟珙做为大宋朝四大战区中最大的京湖战区主帅,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侦缉司,而且打交道的次数异常频繁。

贾似道也许不清楚,不过孟珙却是很清楚侦缉司到底有什么样的力量。

可以很直接的说,大宋朝如今所有的军情细作、密探,基本上全部都是出自侦缉司。

侦缉司中不仅有大量的情报分析高手,同时为了获得情报的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同样都不缺少。尤其是深入如今已经是蒙古人领土的北方等地侦查,必须要有极好的身手才行。毕竟,身手不好武功不高,怕是还没有到深入北地,就自己先在路上给折了,那还有什么用?

将侦缉司交给贾似道统领?

孟珙听到这句话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一阵抽搐。

看了一眼旁边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贾似道,孟珙清楚,在此之前赵昀肯定没有给贾似道打过招呼,最少是没有通过气。

那就是临时起意了?

侦缉司是做什么的孟珙很清楚。

大宋朝普通的百姓不清楚早先属于大宋朝的北地的情况,孟珙尤其是侦缉司可是很清楚。绿林巨盗、占山为王的人那是比比皆是。

宋一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中书门下为政府、枢密院为枢府),是最为重要的中央政府机关。枢密院设十二房(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分曹办事,各司其职。

在大宋立国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带枢密衔而不得预军事。庆历年间用兵西夏,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

随着大宋朝南渡到宋宁宗之后,当朝宰相开始兼枢密使,此后就成为大宋朝的定制。也正是因为宰相兼枢密使,中书门下府渐渐失去往日的权柄,宰相权柄开始凌驾于百官之上,仅次于皇帝。

作为边疆重将,孟珙自然知道,枢密院中除了十二吏房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只有皇帝和枢密院正副使才知道的秘密机构,这就是枢密院侦缉司。

在最初的时候,侦缉司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配合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缉拿一些违法官吏以及江洋大盗,后来随着大宋朝同西夏、同金国这些异族之间的战事越来越激烈,侦缉司也渐渐演变成大宋朝唯一对外派去细作获得情报的机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