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南北分治(2 / 4)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桓温明白其中的意思。当时曾华说自己和北府依然是大晋的臣子,曾经让桓温大吃一惊。试问一下,如果天下有如此强势,谁还会曲附于那个软弱无能的江左朝廷。至少桓温认为自己在那个位置的话,会干出一番更加“轰轰烈烈”的事情来。

但是对于江左朝廷来说却无异是天下掉下一个大馅饼,晋室在南渡后历经上百年的风雨纷乱,权威和势力更加衰弱了,要不是还有一个“祖传”的名份大义,真不知道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原本以为江右中原落入北府手中后就有如羊入狼口,怎么也回不来了。而关陇北府原本就已经半自治了,现在又得了中原,势力大增,还会把自己放在眼里吗?

突然听说曾华愿率领北府继续留在晋室怀抱里,江左朝廷怎么不喜出望外?名义上的统一是衰败的晋室唯一能做的。所以相对来说,曾华和北府的要求再过分都不是问题。

桓温当然理解江左这种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自我意淫的心情,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要不是晋室如此软弱,桓温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野心,也不会如此惊叹曾华的举动。

曾华难道真的如江左朝廷明令褒奖的那样精忠晋室吗?

“前次北府出兵东征,我就推测北府和曾镇北将与江左分家了,毕竟天下大半已经入了北府囊中。可是我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只是要求就国分治。要是逐步南下,逼迫建业,这天下谁又能挡得住他的脚步呢?”桓温也是凝重地说道。

“江左朝廷还占有天下大义和名份,曾镇北怎么敢逆势而行呢?”没等桓豁说话,桓云抢着答道。

“大义名份?”桓温不由对自己的这个弟弟有些轻视和不满了,嫉妒让他冲昏了头脑,冲动之下就没有认真去考虑前因后果。过去十几年已经证明,任何一个轻视和忽略曾华的人都不得不咽下苦果。

真长(刘惔)说得对,曾华是一个以天下为棋盘的国手,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步棋是什么?也不知道谁会是棋子,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许真长才是唯一了解他这位学生的人。

“曾镇北谋定再行,他既然不愿逼迫江左,自有他的用意,在结果明了之前,我们谁不知道他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桓温最后长嘘了一口气道。

桓温觉得不像。在他的心目中,曾华的野心比他还要大,只是更有手段,所以才能拥有比自己更强大的势力。但是曾华到底想干什么?

“既然猜不出来,我们也不必去想了。曾镇北狼子野心,迟早会露出尾巴来。”桓云接着忿忿地说道。

“兄长,我担心的是我们荆襄。”桓豁没有接言曾华是不是狼子野心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方面去了。

“朗子,你的意思是?”桓温心中也有重重的忧虑,所以很想听听桓豁的意见。

“曾镇北平定燕国,占据中原。而在此大势之下,北府各地军民沸腾,要尊曾镇北自立,一时民意汹涌,不可逆违。江左,包括我们荆襄都以为北府真的会挟顺潮之势,脱离大晋,自立为国。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直没有作声的曾华最后在《民报》纂文,明言其和北府依然为大晋名下。”

桓豁慢慢地忆述着:“此言一出,天下震惊,而江左朝廷却是欣喜如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