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余波(三)(2 / 5)

加入书签

桓冲听到桓温的这句满是伤感、悲凉的叹息,心里也是一阵哀叹。

五月,北赵石虎病死。六月,闻到此信的晋朝各兵马纷纷出手。自己的兄长桓温进屯安陆,调兵遣将准备征讨淮河北豫州,但是朝廷却不允。北伐不同于伐蜀,没有朝廷明诏支持,桓温根本没有办法全力出兵,要是那样就说不定还没看到河洛就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了。北赵的兵马是成汉的朽兵所不能比的,地处一隅的益州更不能和中原比。

很快扬州刺史王浃不满石遵废石世自立,便以寿阳降晋。建康借此机会,全力支持正师-国丈、征北大将军褚裒北伐。秋七月,褚裒进次彭城,遣偏师西中郎将陈逵进驻寿春。此时,鲁郡有数百户百姓闻王师北伐,纷纷准备渡河南下回归朝廷,褚裒遣部将王龛、李迈领五千人马接应。谁知石遵派李农领两万骑兵巡视兖州、北徐州,大战于代陂。李农纵骑兵大攻,大半是步军的王师大败,王龛被活捉,李迈死于乱军之中,军士和百姓死伤殆尽。无奈治下,八月,褚裒退屯广陵,西中郎将陈逵焚寿春而遁。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就此告败。

要是建康允许自己的兄长出兵北豫州,东西呼应也不会有这样的结局,真是可怜了代陂的数千军民。桓冲想到这里不由也情绪低沉起来。

“幼子,不要气馁。”桓温叫着自己兄弟的字安慰道:“你说建康那些名士谁能主持北伐,每次出兵无不是师老兵疲,悻悻而回。最后还不是要依靠荆襄。”

“兄长,我明白了。只是这和曾梁州再直取河洛有什么关系?”桓冲回味了一下问道。

“曾叙平苦心经营梁、益州,竭尽全力加上数万羌骑兵才侥幸取了关陇,你说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会再入河洛吗?为了一个虚名不惜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耗费掉?”桓温反问道。

“不会。兄长的意思是曾梁州会继续屯在关中,攒聚力量。”桓冲迟疑地问道。

“你跟曾叙平接触的少,不太清楚他的为人,对于他来说,实力高于一切。所以他不会轻易出手,无论是出兵仇池和吐谷浑还是光复关陇,无不是敏锐把握住了时机,然后一击而中。这河洛之地是北赵的腹地,临近邺城。而且地势广袤平坦,不像关陇那样有天险可凭,一旦出兵陷入其中,可能受到四面八方的进攻,所以曾叙平在汇集到足够的力量之前是不会轻易出潼关的。”

“而且,”桓温拿起茶几上的茶杯,小抿了几口继续说道:“现在的河洛对于曾叙平来说,不取时的作用更大。他把河洛留下,朝廷和我都会竭尽全力取之。如朝廷不取,就无法压制我和曾叙平;我不取则无法抗衡朝廷和曾叙平。但是无论是朝廷或我想出兵收复河洛,兵陈潼关河水的曾叙平是最大的臂助。可以这么说,只有曾叙平愿意,朝廷和我才有可能收复河洛,否则……。”

“此次建康接到此捷报,定会大喜,然后明诏曾叙平回京受封。”桓温微笑着抚须言道。

桓冲点点头回答道:“我明白了。曾梁州与其损兵折将、大耗实力也不可能收复河洛,还不如坐镇关右,等待时机,看谁给的好处多就帮谁收复河洛?”

桓温笑了起来:“话虽然说得难听,但却是这个理。”

桓冲不由有问道:“那朝廷就坐视曾梁州拥兵关陇益梁吗?”是啊,以前这位曾华只是坐拥一个小小的梁州就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现在让他拥有了险要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就更不知道能闹出什么样的动静来?而且依照曾华的手段,再过几年,这梁、益和关陇姓曾还是姓司马真的说不好。

“那又能如何?”桓温颇有些怨气,要不是朝廷如此明里暗里要牵制压抑自己,自己也不会因为要抗衡朝廷迫不得已跟曾华联手,他可是最清楚曾华的为人。“现在曾华已经坐大,试问天下谁能拿他怎么办?”

桓温突然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褚裒败得也太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