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所谓“战略”(1 / 3)

加入书签

正所谓敌之英雄,我之仇寇。张晓既然已经起兵造反,那么隋朝的官员都会是自己的敌人,那么这个县令要是不投降,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这位县令是贪生怕死也好,别也用心也罢,只要投降了自己,那么就是自己的手下。

如果这一位县令是武将,张晓还有犹豫一下,考验他的忠心,可是他却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算这位县令怀有二心,想要玩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把戏,也不太可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危害。

因为这个世界更讲究“武力至上”。

洛宁县城城就这样攻下了,破开城门之后,一阵简单的冲杀,扫平不严格的反抗之后,张晓就攻入了洛宁县的县衙。

张晓看着洛宁县的县令,这个叫做毕泰的男子,忽然感觉自己似乎觉醒了传中的“王霸之气”。

竟然真的有人对自己高呼主公,纳头便拜。

张晓心中有些洋洋得意,尤其是确定这位县令正是自己急需要的人才的时候。

进士,若是在明朝,清朝,只能用蠢驴木马形容,除了传中的八股文以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听到张晓的话之后,毕泰眼中一亮,又一次开口问道,“大头领下一步是不是要攻打长安。”

听到这话之后,张晓猛然升起了不想的预感。

结果毕泰下面的话,让张晓心中顿时一凉。

洛宁县古称崤地,是沟通东(洛阳)西(长安)两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想要攻打长安,还是攻打洛阳,都必然着经过洛宁县,在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是在隋唐时期,进士就好比是后来的“博士生”,“博士后”,属于真正的高端人才。

“安邦,你我该怎么安定洛宁县。”张晓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这位新收的“弟”,想了想“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案例,最终就称呼毕泰的表字“安邦”,然后出口问道。

“大人,此次来可否只带了一百精兵。”毕泰的话直指核心,出口问道。

“没错。”张晓回答的很干脆,直接将“军中机密”讲了出来。

张晓也不是糊涂了,自然明白自己绝无可能有什么王霸之气,而是因为自己手下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