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哪个环节出错了?(2 / 6)

加入书签

就算机械硬盘在飞行任务中出现损坏,数据导不出来,可以从固态里再次导出数据。

这种搭配也算是经济保险。

在鹏飞线上生产的天眼,都是零配件,之后会运输到西飞做最后的总装。不是说鹏飞不能组装,而是这里的老外很多,毕竟是在保密期。

鹏飞突然出现一架带蘑菇头的飞机,会把周边邻居和西方国家吓一跳。

鹏飞的定义是民企,生产民用飞机的企业,带蘑菇头的就不一样,瞬间转变成 J企,邢宝华之前的铺垫就全费了,而且再从二毛那边顺材料,人家就不给了。

邢宝华制作的主板也在等着,由于是热插拔式的,对主板还是有点要求的。

主板两面都刷上了一层明胶。把电子元件的金属部分全部包括起来,一个是仿制在热插拔下,工作人员误触引起连电,还有一个就是仿制静电。

机箱的固定,机箱的防震,毕竟在空中会经常遇到气流产生颠簸。

固定不好,容易让里面的主板引起碰撞,而造成的损坏。而且还要给主板下面加一层防震棉。

之后就是数据柜,也叫硬盘柜,主要存储数据的,最节约经济的还是用机械硬盘,这东西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抗震。

这东西就是天上的眼睛,和大脑,属于大杀器之一。要是在战时,转变也就转变了,就像三菱重工一样。

平时都生产民用设备,要转变也就瞬间的事。鹏飞靠近沿海,如果当做重点打击目标,会在第一波中湮灭,没有纵深防御和预警时间。

起落会有风险,最大的风险还是气流上。震动会引起硬盘里的针头损坏,磁针头非常的细小,一旦因为震动引起弯曲,就会对磁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种机械性的坏道也修复不了。

硬盘一旦有数据在里面,基本上就丢失了,恢复不出多少数据来。

总不能起飞一次就更换几块硬盘吧。这种成本积累下来也不小。

衡量来衡量去,邢宝华决定用三分之一的固态和三分之二的机械硬盘。

每块机械硬盘加厚厚的海绵,作为减震来使用。固态硬盘作为主力数据存储使用,机械硬盘作为备份使用,而且还要备份固态硬盘的数据,从而避免数据丢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