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2 / 3)

加入书签

文章认为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走捷径",西方工业化的顺序是先轻工业,纺织业、食品业、造纸业等等,逐步过渡到重工业,发展均匀平衡效果好。

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所以中国必须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较短的时间跑完西方用一百多年走完的道路。这个"跑"字很重要,中国必须冲刺,"要么我们能够赶上去,要么我们永远被踩在脚下。"

文章严厉的驳斥那些保守派,思想僵化,头脑顽固,坚持要让国家处于落后的状态不可自拔,这实际上是变相的帮助了敌人,拖了国家发展的后腿,成了民族的罪人。

同时也批判了那些自由派,认为在中国这样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要想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重工业上,必须依靠国家权威,而集权是唯一的途径。文章回顾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无不是中央集权,依靠国家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推行政策。因而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倡导自由化,不管是什么样的出发点,都是严重的错误。

有这"五指山"抓下去,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控制就会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才有可能。

同时宣传部也在大力宣扬继续推进各项工作,以及即将开始的工业化。

在丁云桐的思维里,一个落后国家想要快速发展,追赶发达国家,中央集权是必然的选择,独裁是唯一的捷径。只有保证集权和独裁,才能实现工业化,快速追赶发达国家。

而随着各项制度的推进,部分知识分子群体的意见也越来越大,报刊上、朝廷中都出现了一些对国家政策的质疑之声。

所谓风至而沉沙起,水落则礁石出。那些意识形态迥异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们,这个时候都像打了鸡血一般,纷纷跳了出来。有些人主张自由,有些人则保守。

发展决定一切,发展压倒一切,这是本阶段最大的爱国主义。

服从并忠实执行皇帝对于国家发展的部署,是本阶段最大的爱国主义。

也就是说,忠君就是最大的爱国主义。

自由派如美国回来的容闳,从英国回来的严复,伍廷芳,郭嵩寿等人,纷纷主张明定国是,君主立宪,提倡西方的民主,经济上也是倡导自由主义模式,避免国家调控干扰。认为目前的各项举措越来越严苛,不符合世界的潮流。

而保守派,像翁同龢,李秉衡,大学士恩承,以及原先被调离中央的徐桐、刘锡鸿等人,则各自上书,称这些措施,尤其是所谓工业化,完全不符合儒家传统,大违祖制。

总之,自由派也好,保守派也好,都不赞成丁云桐的主张。

作为回应,1882年,1月2日,<寰球时报>全文刊发了丁云桐亲自纂写的评论文章,题目叫<落后必然挨打>。这篇文章阐述了中国国家政策的核心思想,以及未来的道路的该怎么走。

文章首先提出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西方的工业化已经初步完成,中国已经落后了150年至200年,无论在经济,军事,科技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走正常的道路,是不可能追上发达国家的,那么中国该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